2016年8月13日 星期六

Day 0-22 自我誠實分享

#更:這篇文章帶給我關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聯想,分享給大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09e38.html愚孝是怎样练成的






我要分享的是在DIP Lite的自我誠實練習。

1.描述今天引發你的情緒或感覺的事件

今天我對我的弟弟產生暗聊。準備用餐前,我對弟弟冒出一個想法:他都不用幫忙的嗎?我自己癱軟在客廳沙發滑著手機,平常這時候我已經在廚房拿碗筷,但我沒有,我在看我沒有幫忙,那到底誰會來做?
後來我看到是我媽。弟弟和爸爸在廚房是用著自己的東西:弟弟鏟冰塊裝水、爸爸切他自己的蒜頭。
在吃飯的時候,弟弟的腳碰到我,我感覺鬱悶。當他們在餐桌前暢聊時,我專注看著電視。
我吃飽後開始洗碗,我自己的碗。我特意搶在弟弟前吃飽,因為我知道我不先去洗碗,弟弟就會把碗放在桌上,然後悠哉地去看電視。所以我洗好碗之後,弟弟跟在我後面,也把自己的碗洗了。

2.在寫作過程中,有哪些情緒或感覺被察覺與表達出來?


1.我在定義弟弟認為他自己是”不用“幫忙的角色時,聯想到傳統的”男尊女卑“的模式。因為家裡的父母是這樣的分配模式,所以在我輩也出現這樣的承襲。
2.我在冒出男尊女卑的聯想時,我開始為自己解釋那是我自己的人格特質,我是不介意所謂幫不幫忙的,我是不受”男尊女卑“壓力所拘束的,我的幫忙不是因為我應該,而是基於我的自由意願;甚至,媽媽請我幫忙的稀鬆平常,對比記憶中”弟弟幫忙時媽媽的驚喜跟稀罕”,不是因為男女的義務有別,而是我在媽心中本來就是在幫忙的人,這是媽媽眼中的習慣且視為理所當然,跟我本身的動機與價值無關。
3.我看到弟弟和爸爸做各自的事,我聯想到他們“應該不只是這樣”,而是也要幫忙所有人的碗筷。所以我內心產生不悅,批判他們的“價值觀“,所謂即是我自己為他們套上的牌子,我認為他們把女人在家裡的付出視為義務,自己可以坐享其成。對我而言,我的批判的立場是:任何當下的事情,就是自己負起責任去親自處理,沒有連結在其他方面的相關貢獻可以去抵銷當下的自我責任。當認為自己是應得的時候,多半帶有心智系統能量去附和,所以對我而言這是不被我所容許的。
4.弟弟的腳碰到我,我感覺鬱悶,因為我聯想到男尊女卑中”男“的角色,在這個行為中更加深我認為其”為所欲為“的理所當然。所以我的反應是厭惡而且感到激憤。
5.當他們在餐桌前暢聊,我內心也一直在產生暗聊,想著媽媽願意這樣容許這樣的”分工“,這是他的選擇,但我不會容許,更不會服從附和,我只會做我認為我的自我負責任,其餘的都是他們所有人各自容許和接受的。
6.我認為我要看到弟弟自己洗自己的碗我才會”舒爽“,所以我做了測試。我想要知道到底弟弟是什麼程度的自我覺察。

3.對於所覺察與表達的情緒與感覺提出問題。


1.我為什麼要不斷懷疑對方有沒有做到我期望的?
2.我為什麼在出現男尊女卑的臆想時,要想方設法為自己解釋我並不是這樣的被拘束著,我只是不平衡而已,但卻沒有瞭解到,我如果真的做我自己的表現等如我自己,我不會去有這種聯想。
3.我為什麼要不斷由我的判斷中來認定甚至批判一個人?
4.我為什麼在認定並批判一個人時,內心卻還是希望他其實不是我想的這樣,而這個想法其實是更深的分離,因為實際上我在批判之後,又給這個人列了一個期望值,認為這個人應該是要怎麼做才對。
5.我為什麼要認為媽媽是心甘情願認同這樣的模式,所以我自認為我不需要為他的選擇負責任,並認為這是他的進程與我無關,我愛莫能助,實際上我是不屑而且是以僥倖的心態去“祝福這個選擇”。
6.為什麼我要認為我正在引導弟弟做他的義務,認爲我是在幫助他擁有好習慣,實際上我只是要“指揮”這個人仕做到我“喜歡”的行為,我“期待”的行為,因而讓我滿意並看似釋懷我的所有暗聊,實際上只是餵養加深我的心智意識能量。利用企圖控制他人去滿足自己,以愛與教育之名。

4.回答自己所提出的疑問。試著具體的表達。


1.我不斷懷疑對方有沒有做到我要的,首先是我認為我的個性是“要看到表現出來”並以此自豪,所以我沒看到對方的改變,我便懷疑他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也不認為重要,而這是我為”沒有做到這個行為表現“所預設的唯一原因。再者我不斷懷疑對方,動力來自於我對於他人的”不足“產生針對性的覺察與批判,加上我基於不信任實質為不認識對方,我只相信我自己的判斷,所以我不能停止懷疑並批判對方。
2.我害怕我真的看清自己我就是在妥協並選擇走最能夠被認同與放心的道路:乖巧聽話幫忙做家務。我為自己找的藉口如自由意志只是臨時起意,根本就不是我所實踐與等如的動機,所以我會有這樣的聯想只不過是我最實際的自我定位。而我的不服氣也是因為我不肯承認我就是在服從,我就是在乎我的價值與害怕不被需要而去做,關於男尊女卑的聯想,是因為我不平衡於為何只有我有不被需要的恐懼,因而給自己找的看似”自己是可憐“的立場。實質上都是在掩飾我的恐懼與不為自己堅站。
3.因為我享受藉由自我批判去忽略甚至”認同自己是清醒的“,並欺騙自己沒有一樣的問題,漠視自己所批判的對象其實就是我自己。而我把自己捧為理性之王,任自己與自己爽。
4.我在批判對方時,還是無法滿足我的慾望,我在滿足批判的快感之後,還希望對方有所回應,這是從對方身上的第一個要求,再來就是對方要照我所批判的進行改變,這是我渴望他要給我做的第二的要求,再來就是,利用他的行為改變最好是證明我是對的,然後,恩這就是滿足我的第三個要求,甚至之後他會感謝我,滿足我無止盡的要求,滿足我的心智慾望。
5.我認為媽媽應該要堅站,而不是我認為的妥協行為,而他顯然並沒有對家中的男子進行抗議或要求幫忙,所以我的期望沒有被滿足,因此我產生報復性的心態認為我是尊重媽媽的選擇,只是與我無關,實質上我是想要逃避不被滿足的情緒能量,並且忽略這整個心智反應我的責任。
6.(同上)為什麼我要認為我正在引導弟弟做他的義務,認爲我是在幫助他擁有好習慣,實際上我只是要“指揮”這個人仕做到我“喜歡”的行為,我“期待”的行為,因而讓我滿意並看似釋懷我的所有暗聊,實際上只是餵養加深我的心智意識能量。利用企圖控制他人去滿足自己,以愛與教育之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